10月27日下午,省文化厅专家实地考察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情况,对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非遗专家冯敏教授直言:“没想到五邑大学做得这么好!”
此次考察活动系省文化厅组织的对中心申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的现场考核和检验,为省里最终评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提供重要依据。考察组组长是省文化馆副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懒海红,其他三位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是张春雷、蓝韶清、冯敏。
考察组首先查看了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接着刘进教授为专家组介绍中心非遗研究概况,他着重介绍了中心 发展历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基础和今后的研究计划。他说,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完成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取得了“侨乡研究丛书”等诸多成果,获得了省级奖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方面,开设了侨乡文化通识课、武术课和艺术类课程,并吸收大学生参加相关科研项目。在探索、创新非遗传承路径方面,中心成立了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了开平仓东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在社会服务方面,中心学者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决策、规划和评审、咨询等实务工作。
专家组认为,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学校领导重视,有研究基础,有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撑,有人才团队,有场地,有资金,研究基础是比较好的。 专家组对中心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希望,一是研究要接地气,针对本地特色的非遗项目诸如古典家具、江门五邑籍名医医术等的研究;二是要吸纳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参与资料挖掘、整理与研究。
我校科研处/社科处处长甘俊英教授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她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支持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开展高质量的研究和社会服务。

刘进教授为考察专家介绍中心非遗研究成果

索奇山老师向专家介绍传统侨乡武术器具

专家组听取汇报
|
| |
|
|
|
新闻出处:五邑大学-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
|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