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2日,澳大利亚华侨史学者粟明鲜博士来中心交流访问,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和刘进教授与粟明鲜博士关于澳洲华侨史研究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并洽谈双方学术合作事宜。
粟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介绍了近代澳洲华侨史概况。他说,澳大利亚的档案资料表明,民国时期,主要是北洋政府(包括广州军政府时期)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许多的广东人,特别是少年儿童,前赴后继地赴澳留学。他们大多来自珠江三角洲,尤集中在香山(现中山市和珠海市)、四邑(台山、新会、开平、恩平)、惠阳、高要、东莞、增城等县。比较起来,来自香山县、新宁县、新会县和开平县者最多。这些来澳留学的珠三角少年儿童,其父辈大多是第一代澳洲华人,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从珠江三角洲奔赴澳大利亚淘金和做工之人士,于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之前后定居于这块土地上的广东人。此时澳洲留学形成一股潮流,皆肇因于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而正式推行歧视和排斥亚裔尤其是华人的“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
粟博士认为将上述澳大利亚的档案收集整理,并予以甄别考证,结集成书,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方面,可填补这些地方学子赴澳留学史亦即华侨史的空白(亦即民国时期国人留学澳洲历史的空白);另一方面,也可追溯这些早期留学澳洲学子之踪迹以及他们学成回国之后对家乡的贡献,充实广东侨乡对外教育交流的历史轨迹,丰富当地的人文历史。张国雄和刘进表示认同和肯定。粟博士认为可编撰为《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暂名)系列丛书,即《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中山卷》,《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台山卷》、《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新会卷》、《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开平卷》及《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珠三角洲其它县综合卷》等。
在座谈中,张国雄教授表示欢迎粟明鲜博士来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交流访问,希望以具体项目为切入点,通过开讲座的形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张国雄教授还与粟明鲜博士就“新西兰侨刊中的抗战资料”和“华侨华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图片展大洋洲部分等项目进行了交流,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粟明鲜(Mingxian Su),出生于广西桂林,1978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后在该校东南亚研究所读研,于1985年获硕士学位,先后在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和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工作;1990年底赴澳留学,1996年获澳大利亚格理菲思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近现代史、海外华人问题及国际关系。现居澳大利亚布里斯本,是知名的澳洲华侨华人历史学者。著有《南太平洋祭——新不列颠岛中国战俘始末》一书(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编有《多元文化园地的耕耘者——昆士兰华人社区杰出人物选》(昆士兰中国人协会出版),并译有颜清煌所著《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与贺跃夫合译)及《新马华人社会史》(与陆宇生等人合译)二书,由北京的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和中国华侨出版社分别出版。

|
| |
|
|
|
新闻出处:五邑大学-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
|
附件下载:
|